专利维权之路之艰辛
- 时间:2019-08-26
- 关键词:之路,维权,艰辛
- 热度:
持续了几百个日夜的专利纠纷案终于有了结果,为了这场官司,葛XX常常失眠,精神状态和情绪都不好。如今,被告翟XX终于当面认了错,并希望进行民事赔偿,但葛XX却想不明白:为什么对方窃取了自己的专利技术,非法获利近2000万元,这样看似稳操胜券的官司却异常的难打?
合伙人伸来的“黑手”
作为某某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某某玻璃”)的总工程师和总经理,葛XX多年来专注于节能减排和替代燃料的开发研究,2005年10月开始了 “水煤浆”替代油的技术研发,并联合多家机构开展这项技术在玻璃生产中替代油的试验和试用。这项技术还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国家十大重点节能产业化工程项目,发改委拨款750万元用于支持该项目的开发。
2006年7月,某某玻璃就“一种固体燃料熔制玻璃的方法及燃料供给系统”技术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发明专利,该项技术的设备部分还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在这项专利实施的过程中,某某玻璃通过招标,选择了武汉X公司冶金工程技术公司作为设备提供服务公司。
2006年9月和10月,武汉X公司派技术人员翟XX两次到现场安装设备。当时这项技术正在进行专利申请,尚属商业机密,某某玻璃希望翟XX保守该项技术秘密。而在第二次来调试设备的时候,翟XX带广东某玻璃企业的技术人员来现场观摩,并称该技术人员为武汉X公司的技术人员,协助这次的设备调试。
“事后我们才知道,翟XX第一次来公司调试设备,看到我们的技术后就开始打主意,密谋将其窃取。”葛XX说,翟XX找到广东这家企业,谎称自己发明的这项技术在某某玻璃已经实施,可以去现场观摩,但必须隐秘身份。
翟XX第二次来调试设备之后,便一去不返,尽管葛XX多次联系,但他以种种理由推托,没有执行完的4万元货款也不再索要,这让葛XX感到蹊跷。
简单的官司却一波三折
不久后,某某玻璃的技术人员无意中在武汉X公司的网站上看到,此项技术赫然出现在该公司的网页上,并大肆宣传和对外转让。至此,葛XX真正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原来,翟XX在调试设备期间窃取了这项技术秘密,回去之后迅速地进行了研发,将其转让给其他玻璃企业,从中获利。
“后来我们才知道,为使其盗窃行为合法化,翟XX将此项技术改头换面,又以武汉X公司的名义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并将其许可给江苏华尔润、江西萍乡浮法玻璃厂等七家企业使用,从中非法获利1700多万元。”葛XX说。
2009年2月,某某玻璃以侵犯专利权为由将武汉X公司、江苏华尔润、江西萍乡浮法玻璃厂一同起诉到武汉中级人民法院。
本以为是非分明的一场官司,打起来却一波三折。
葛XX没想到,提起侵权诉讼之后,翟XX竟然让江苏华尔润集团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某某玻璃授权专利无效请求,并代表江苏华尔润集团亲自参加口审,为侵权行为进行辩解。
由于准备充分,某某玻璃的代理律师对对方提出的异议进行了逐条反驳,并得到合议组的认可。最终,江苏华尔润集团觉得无效的理由和证据都不充分,主动申请撤销了发明专利无效的宣告请求。
然而就在结案前两天,翟XX再次撺掇江苏华尔润集团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某某玻璃授权专利无效请求,并在2009年10月20日第二次口审中获胜。
“真没想到,知识产权诉讼这么难!”葛XX叹道。
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副主任张茂于表示,翟XX和江苏华尔润集团这样做的唯一目的就是拖延时间,以达到继续侵权的目的。
“采取不当方式获取知识产权已成一种竞争手段”
在多次沟通无效的情况下,某某玻璃2009年12月26日向威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报案。公安机关在经过大量调查取证后,于2010年2月21日将翟XX刑事拘留。
翟XX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亲笔写下悔过信,请求公安机关宽大处理,并多次提出与某某玻璃达成有罪和解。
葛XX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但这次维权之路之艰辛,耗费之大,牵扯的精力之多,早已让他身心俱疲。
著名律师范伯松表示:“中国企业遭遇知识产权纠纷在最近几年越来越频繁,由于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采取不当的方式获取对手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一种竞争手段,但遭遇纠纷必须用法律手段捍卫企业的正当权益,给对手以震慑。”
隐私保障
严格保密制度,保障打假维权隐私 务价格公道
价格透明、公道,不收取任何额外的费用 专业齐全
拥有10多个法律事务,涉足所有法律事务 快速响应
30秒快速响应,7*24小时提供在线/电话免费服务 服务精致
专业打假律师提供解决方案,一对一专业问题解答